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分享至

                    回到頂部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時代精品 > 新書推薦 > 詳情介紹

                    門板上的夏天

                    作者:吳新星

                    出版社: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

                    ISBN:99787570702992

                    出版時間:2020-1

                    全本定價:¥24

                    獲得獎項

                    作品簡介

                    鄉村經驗與童年記憶

                                                   

                    ——評吳新星的《門板上的夏天》

                                                                 

                    周  聰

                     

                    吳新星的《門板上的夏天》(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1月第1版)是一部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兒童文學長篇小說,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再現了鮮活的鄉村生活經驗,繪制出一幅頗具古典形態的鄉村畫卷。隨著商品經濟時代的到來,傳統鄉村的社會結構和倫理觀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門板上的夏天》中描繪的那種充滿詩意空間和浪漫色彩的鄉村生活圖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破碎和瓦解,殘留于人們的回憶和想象之中。在我看來,《門板上的夏天》是書寫中國式童年經驗的長篇力作,在作者的筆下,孩子們好吃的天性、鄉野之間孩子們的游戲和嬉鬧、農事勞動的意義,都得到了精準地呈現。

                    圍繞著“吃”的敘述,作者可謂煞費苦心?!俺浴笔恰堕T板上的夏天》的文眼,它儼然成了作者的一種敘事策略,“吃”的重要性從小說的題目一望便知:在夏天的傍晚,抬出門板,搬出長凳,一家人圍著門板吃飯,時不時還可以和鄰居家交換可口的食物。這是一種頗具烏托邦色彩的生活場景,它傳遞出人們悠閑自在的生活姿態和無拘無束的精神風貌。當然,吃也是陳小水三兄弟的最愛,“除了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從芭蕉花的花蜜,到映山紅的花瓣,還有灌漿期的玉米稈,皆可入口,吃是他們最大的生活樂趣。不可否認,“吃”的蹤跡在小說中隨處可見:《年年有魚》中為了應對老師家訪,媽媽找李奶奶借了一條鯉魚,它最終成了姐弟五人的盤中餐;《柿柿如意》中,李奶奶送來的未成熟的十個柿子,在糠殼里待了一周,剛一成熟就勾起了陳小水的肚子里的饞蟲;《麥芽甜甜》中,三兄弟費盡心思勸說母親用家中的雞胗干去兌換麥芽糖,后來三兄弟四處搜尋可以換糖的物品,只為一飽口福;《倒霉的火熜》中用來取暖的火熜被開發出新的用途——烤年糕,做爆米花、爆黃豆,炒南瓜子,烤橘子;《一捧棗》中陳小水帶領兩個弟弟去偷桂爺爺家的棗子;《知了聲聲》中陳小水在捕捉知了后自己動手炸知了吃;《一碗豬油》中散發中濃烈香氣的豬油渣;《釣魚風波》中陳小水自制釣魚竿時毀壞了母親的大頭針,招致父母的訓斥,卻“因禍得?!北恍⊥跏迨逖埲コ悦牢兜募t燒鯽魚……在《門板上的夏天》中,“吃”是作為一種敘事動力而存在的,它既是兒童本性的自然流露,又呈現出農耕時代的飲食文化特點:魚、柿子、棗子、麥芽糖、南瓜子……這些食材的獲取方式是原始的——不論是從自然界的索取,還是鄰居之間的贈與,抑或與販夫走卒者之間的物物交換,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農耕文明的時代印記。

                    《門板上的夏天》最值得稱道之處,就在于作者復活了農耕社會兒童的生活經驗,并以此建構了一種游戲精神與勞動場景交融的詩性空間。在作者的筆下,釣魚抓蝦,捕蟹捉鱔,騎牛逮鼠,偷棗藏柿……都是陳小水成長中亮麗的風景線,在對這些事件的描述中,陳小水調皮、機靈、聰穎的性格特征躍然紙上。不可否認,陳小水的這些行為帶有某種游戲的色彩,他在與自然的對話和對抗中體驗了成長的意義——偷棗被逮個正著時的惶恐不安、抓到藻蝦時的喜悅、制作釣魚竿弄壞母親大頭針的擔憂、逮老鼠時候的新奇感……不一而足。在小說的后半部分,作者饒有興致地寫到了三兄弟和姐姐們的采馬蘭比賽,以及全家集體參與的割稻子比賽,在這兩次農事中,雖然陳小水是以失敗者或者“逃兵”的角色收場的,但勞動賦予個體的成長意義不可忽視——在游戲中體驗親自參與的樂趣,在勞動中保持游戲的心態。

                    除了對鄉村經驗的書寫外,作者還設置了一條校園生活的線索,鄉村經驗與校園生活互為補充,是不可分割的。在《年年有魚》中,一次家訪“暴露”出陳小水家拮據的經濟狀況。為了招待好來訪的教師,一家人絞盡腦汁。在學校中,兩個姐姐的好成績與陳小水的貪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陳家雙璧”與“三好學生”的美譽,給陳小水的內心客觀上帶來了壓力。在《倒霉的火熜》中,陳小水的作文本成了炒南瓜子的“紙鍋”,終究招致老師的懲罰。從敘事側重點上看,小說對于三兄弟的敘述,主要依托的是鄉村生活部分,校園生活的敘述的主要對象是陳小金、陳小木兩姐妹,她們給三兄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此外,在敘事結構上,《門板上的夏天》也做出了頗有意義的探索——作者試圖以零碎的、局部的、獨立的生活化場景,拼貼出相對完整的、多樣性的童年鏡像。具體說來,小說所分的十八小節,皆可獨立成篇,雖然章節之間各自圍繞一個主要事件展開敘述,但當我們把這些事件進行疊加和重組時,彼此的關聯性和互文性逐漸顯現出來,它們共同譜寫了一曲多聲部交織的童年樂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門板上的夏天》在結構上看似松散和雜亂,但精神內核上是高度統一的,做到了形散而神聚。

                    我以為,《門板上的夏天》是作者獻給古典鄉村的一曲挽歌,在商品經濟無孔不入的今天,那些原始的、緩慢的、人與之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逐漸走向了消亡,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鄉村結構應運而生了?!堕T板上的夏天》的意義就在于,它復原了鄉村經驗的詩性空間——回到原始形態的鄉村中去,讓孩子在游戲與勞作中體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也許是《門板上的夏天》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的藝術啟示。

                     

                    周聰,文學碩士,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F為長江文藝出版社編輯,湖北省作協第二屆簽約評論家。作品散見《文藝報》《文學報》《中華讀書報》《文匯讀書周報》《兒童文學》《十月少年文學》《福建文學》《星星詩刊》(理論版)《散文詩》等報刊。曾被評為《兒童文學》“2012年全國十大魅力詩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時代出版”或“來源:本站”的作品,版權均屬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代出版”。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時代出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推薦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午夜dj,18禁在线,天堂网手机在线视频,成年人视频在线